認識螢火蟲

我們一般所說的螢火蟲其實說的都只是螢火蟲的成蟲。螢火蟲和蠶寶寶、蝴蝶一樣,一生中會經歷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時期。只有成蟲才有翅膀,當然也就只有成蟲才會飛行了。因此,雖然不論螢火蟲的卵、幼蟲、蛹或是成蟲,都具有發光的能力,但只有成蟲才是會飛的小燈籠喔!

螢火蟲的生活史

 螢火蟲和我們常見的金龜子、小瓢蟲一樣,是甲蟲的一種。甲蟲的成蟲都有四片翅膀,其中前面的一對翅膀比較堅硬、變成保護後翅用的「翅鞘」,後面一對柔軟透明、平時藏在翅鞘底下的後翅才是用來飛行的。但螢火蟲的翅鞘和身體卻又比其他的甲蟲要來的柔軟的多。

  螢火蟲是一種完全變態的昆蟲,也就是說在螢火蟲的一生當中,會經歷卵、幼蟲、蛹及成蟲四個時期。
  雌雄螢火蟲成蟲交配之後,雌蟲會在草地、水邊的苔蘚植物或潮濕的地面產卵。卵大約經過兩週孵化,幼蟲的身體扁扁的平常會以螺貝類、蛞蝓、蚯蚓等為食,持續成長、蛻皮,最後在土中化蛹。幼蟲通常經歷5~7次的蛻皮才會化蛹,最後蛻變為翩然飛舞的成蟲。

 

螢火蟲的生活習性

螢火蟲依照幼蟲生活的環境,有陸棲、水棲跟半水棲三種。不論是哪一種螢火蟲,在幼蟲的時期都是捕食性的。
陸棲螢火蟲幼蟲住在陰濕的地方,以蝸牛或蚯蚓為主食。天氣寒冷時,則鑽入土中避寒。許多陸棲螢火蟲都是以幼蟲的形態來度過冬天。要化蛹時,一些陸生的螢火蟲幼蟲會以泥土、沙粒和小石子等築一個土繭,躲在裡頭化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