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民間的傳統中,葫蘆具有多重的吉祥象徵意義,主要是因為葫蘆與「福祿」的諧音相同,以及它是一種綿延伸展的蔓藤植物而有了「多子多孫」、「長久不絕」的引寓。葫蘆長久以來便一直被視為吉祥物而廣泛被使用於民間習俗中,在許多喜慶場所或民間住處,皆可見以葫蘆形象的裝飾和祝福,葫蘆儼然與中國人結下了不解之緣,葫蘆文化在民俗傳統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。我們特別介紹葫蘆在民間習俗中的使用情形,讓大家了解這一種不僅可食用、可使用的植物,更成為人們心目中值得信賴的精神支柱與感情的寄託。

 

(1)葫蘆與「福祿」的諧音相同,是一種吉祥的象徵

        在民俗的傳統中,葫蘆具有多重的吉祥象徵意義,主要是因為葫蘆與「福祿」的諧音相同,因而具「祈福納吉」的好兆頭。在本省民間習俗中,民眾用紅色繩線串綁五個葫蘆,稱為「五福臨門」。所以,在台灣的鄉間則流傳一句諺語:「厝內一粒瓠,家內才會富」(閩南語音),意思是說,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,才比較會發財、富有另外,當吃飯的飯檯上若是橫樑壓頂,依民俗傳統會導致家宅不好的事情發生,因為橫樑壓頂就好像一把利刀架在頭頂上。所以在橫樑下懸掛葫蘆,讓葫蘆承受害處,是化解橫樑壓頂的方法。另外,兒童抵抗力較差,要化解並保平安,可以將葫蘆掛於床頭,但要男左女右。

 

(2)葫蘆枝藤蔓延代表「綿延不絕」

        葫蘆是屬於瓜藤類的植物,往往枝藤蔓延伸展、結實纍纍、果實豐碩從其生態的形象來看,正好與繁衍子孫、世代延綿的思想吻合,所以有「綿延不絕」和「多子多孫」的寓意。

 

(3)民間認為葫蘆是神仙的用物

        民間認為葫蘆是神仙的用物,因此,常常將葫蘆掛在門首,或者將繪有葫蘆,溢出靈氣的畫貼於堂上,認為這樣就可以將鬼祟降服、驅除。而且相傳藥王菩薩的腰際間,懸掛著許多個裝盛仙丹妙藥的葫蘆,到民間去為民眾救病治疾,所以葫蘆也被民間認為可以避邪、保平安的作用。

 

(4)古代結婚禮儀所謂的「合巹(ㄐㄧㄣˇ)」,即今日交杯酒的由來

        交杯酒,最早以前見於宋代孟元老所著的「東京夢華錄」。這本書是記載北宋時的汴京的通婚中,裝滿了酒,用彩色絲繩連結兩個酒杯,然後新娘和新郎互喝一杯,這就是所謂的交杯酒。其實,這種習俗並不是起源於北宋,而是周朝的古代習俗。有一本書「儀禮•士婚禮」記到,為新娘新郎準備洞房裡的的餐具時,有提到「合」,所謂的合就是指,同一個葫蘆分兩個瓢,分別裝酒給新娘新郎喝。而這兩個飄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葫蘆,所以稱為「合」,象徵著夫妻是一個整體的意義,夫妻從今以後,不可分妳我,要同心協力,共創美好的未來。「合」演變到後世,就是所謂的「交杯酒」。

  

五福臨門

掛在門前可以帶來好運

 

五福臨門

 掛在門前可以帶來好運

 

陳畿戮先生將自己的生活理念

刻在葫蘆上

 

葫蘆上刻佛,象徵吉祥

 

葫蘆上刻一種意念,

時時警惕自己

 

吉祥如意

網頁設計:吳侑儒

攝影:全體隊員

資料整理:吳侑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