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傳統民俗版畫作品中,由於民間信仰的需求,便出現許多神佛為表現主題的宗教版畫,因為版畫的複製性質,及其輕便性,舉凡各種的祭典儀式,或宗教圖像、及燒棄用紙錢,都可用版畫的製作方式來大量運用。因為購買版畫作品,比雇請畫師繪畫還要便宜許多,所以在以前的人民大多使用版畫來替代繪畫。 關於神明類的版畫題材,大約可分為四種: 1.歲時風俗:門神、鐘馗、灶君 2.婚喪喜慶:張天師、太子爺、八仙、魁星、南極仙翁 3.佛道諸神:觀音、玄天上帝、關聖帝君、媽祖 4.行業祖師:財神(商業)、文昌帝君(印刷業、做官) 這些版畫的功能,不只是年節喜慶的裝飾,他們平時其實就是祭祀的對象。 而符籙用的版畫,它們是寺廟和信眾流通的版印品,它可能是符咒、詩籤、藥籤或是神符等,讓求籤祈福者能帶回張貼或求得心安獲知命的依託。 至於燒棄用的版畫,最常見的冥紙、紙錢等,都是在祭祀儀式完畢後,全部點火燒掉。因為民間信仰的概念中,耐是透過火的燃燒,才能送達到神鬼的手中,也因為如此,許多屬於先民創意的版畫品,最後的下場都是付之一炬! |
張天師圖的原版
張天師圖
門神
天師符 |
|
網頁設計:周已敦 |
攝影:全體人員 |
資料整理:周已敦 |
指導:董惠菁、黃源弘 |